在旁人来看,李柘远一定是快乐的人生大赢家,4年全额奖学金去上耶鲁大学、22岁入职世界顶级投行高盛、25岁考入哈佛商学院攻读MBA、28岁入选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榜……从职业来看,他是分享学习方法的青年作者,是以付费形式分享知识的新媒体人,是放弃微软、高盛百万年薪的影视公司创业者。30岁之前,李柘远在多重身份之间自如切换,人生履历精彩得像一张高分考卷,连附加题都得出了完美答案。

近日,李柘远接受了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的专访,到了30岁的人生岔口,眼前的这位“学霸学长”,又设定好了一份突破自我的完美规划。

在童年看见大洋彼岸

今年7月30日,许久未回济南的李柘远,在这个北方老家度过了自己30岁的生日。蜡烛明晃晃地照在“30岁快乐”的字样上,亲朋好友相伴让他再次回忆起8岁以前的济南生活。对于李柘远来说,30岁是意义重大的而立之年,对于曾经的“学霸学长”光环,李柘远计划着,需要赶紧“逃离”这个标签了。

“长得帅,学历高,学习从不用人操心。”这些词语,是邻居家的阿姨们聊起李柘远使用最多的形容词。从上中学开始,李柘远就是公认的优等生,是“别人家的孩子”,是老师心中的“好苗子”。“我从小到大学习都是最好的或者之一,从没有过升学方面的问题或者压力,好像说得有点凡尔赛了。”李柘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。

这还不是李柘远最“凡尔赛”的时刻。高考那年放弃清华保送,用4个月自考耶鲁大学,这个决定令全班同学和老师震惊。但这个决定并非偶然,是李柘远从小对“耶鲁”的耳濡目染。

1991年李柘远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,姥爷和妈妈都曾是济南的高校教师,小时候在济南生活的李柘远,对大学校园里浓浓的学术氛围痴迷。从9岁在厦门生活开始,姥爷经常给他“安利”各种高等学府,包括母亲备课和在家看电影的时候,“耶鲁”这个名字出现频率极高,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。“很小的时候我就听到过耶鲁大学的名字,到了初三暑假的时候,我看到网上有学生被国外高校直接录取本科的新闻,那时候有种顿悟了的感觉,原来我们中国的中学生是可以直接去考国外的本科的。于是我在初三就立下了要考耶鲁的求学目标,希望在高中毕业前实现。”在高三的那个夏天,李柘远如愿以偿,最终在人生的志愿栏上,填写上了“耶鲁”二字,伴随着2009年夏末的蝉鸣,李柘远踏上了去往异乡圆梦的航班。

人生重在“折腾”

回忆起初次踏入耶鲁的校门,那股新鲜稚嫩的气息令李柘远记忆犹新,“刚到耶鲁的前两个月都是在努力适应的过程,毕竟从来没有用英语24小时地生活学习过。”在耶鲁校园的许多个图书馆中,这位普通的中国留学生留下了自己的身影,“一杯咖啡两个苹果,借一本百年历史的老书去阁楼图书馆读,读到忘我,忘了世间的其他一切。我拿着毯子在阁楼的自修室里躺着读到天亮,一夜暴风雪后的清晨银装素裹,这是很多年以后都会特别怀念的,也是一直没再有的经历。”这所学校发生了许多令李柘远难忘的故事。

见过考前放飞压力的群体“裸奔”,伴随过清晨鸟叫从图书馆中归来,4年的耶鲁求学生涯,在李柘远的人生中留下了不可忽略的印记,耶鲁大学“光明与真理”的校训,成为李柘远行动思考的方向标。“光明和真理是让人通过知识的武装,通过知识和智慧的传递,看到世界乃至宇宙和人性之间的各种光明和美好。”4年间李柘远探索出更多的真理,也不断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渺小,他随即给自己制定了一份“折腾”的人生计划。

从耶鲁毕业那年,李柘远22岁,他先入职世界顶级投行高盛工作了2年,辞职后参与了一家互联网旅行创业公司的建立,又决定把股份回售给联合创始人,“突然”申请了哈佛商学院的MBA。在哈佛的日子,他验证了凌晨四点半的哈佛图书馆并不是灯火通明,写出了超过150篇以汗水浇灌的学术论文,读到哈佛二年级,他动笔开写学生时代的学习技巧,“那几年在公众平台发文章,会有一些读者粉丝经常问我关于学习的经验,原来大家对于学习方法,想要获得帮助的需求是很大的。”

在哈佛边读边写,李柘远以一年半的时间,灌注出一本近30万字的初稿。李柘远说,在写作这条路上,自己只能称为是一名热爱分享的写作者,“小时候我觉得写故事挺好玩的,经常在不同的杂志报纸上,发表豆腐块式的小文章。”回忆起首次写作的经历,李柘远语气里满是欣喜,“三年级左右首次写的一篇小短文,不到1000字的文章居然得了个一等奖。”

“文字首先是要发自内心,是对自己生活的一种真实真诚的记录。有感而发的情感透露到文字里面,写出来起码不会太糟,是能够打动一些人的。”抱着对文字分享的热爱,2020年9月,李柘远成功出版了人生的第二本书——《学习高手》,他希望通过分享能够实现自己小小的影响与价值,“这本书把我近20年的学生生活中让我获益匪浅的方法和经验,通过书的形式分享出来,其实也是写给我自己的。”以一本书给学生时代画上了完美的句号,浪漫如斯,这本学习修炼手册,是李柘远人生中里程碑式的纪念,也成为不少学生家长在学习方法上点拨解惑的答案书。

享受孤独,也依恋温暖烟火

1991年出生的李柘远,身上鲜有90后的跳脱鬼马,交流中,李柘远始终以沉稳的嗓音,传递出自信和冷静的讯息,这源于他常给自己留出充分的“不合群”的单人时光。他曾在哈佛的心理课上做过性格测试,确定自己并不是外向型的人格,“特别铁的好朋友两只手都数得过来,也是偶尔聚一聚,不用每天在一起。我家也养了几只猫,和猫安静地待在一起也挺好。”他曾说,宁愿一生孤独,不愿随波逐流。

平日里的李柘远迷恋运动后分泌多巴胺的身心愉悦,还有旅游、做饭、逛展,同样是他用来解压疗愈的日常习惯。在个人公众号里,他专门设置了一个“美好生活分享”频道,发一发自己的碎碎念,记录了生活中让他嘴角上扬的瞬间。“我很少会宅在家里躺一整天,做饭我觉得是特别减压的方式。在国外读书的时候,我基本上每个月会有两三次租下宿舍楼的厨房,自己边放音乐,边捣鼓各种吃的,请几个同学一起过来小聚,不过做得好不好吃我倒是不太确定。”李柘远笑说。

今年7月底,李柘远回到济南探亲,在这片长大的土地上,和熟悉的亲友过完了自己30岁的生日。“我一直觉得济南是自己很重要的第一故乡,熟悉的人都在这里,不管走到哪碰到山东人都觉得很亲切。”

从“满世界飞行”到再次落地济南,李柘远感慨着这座城市发生的巨大变化,想起童年时在母亲任教大学里恣意地飞奔,和一路走来家庭对自己的陪伴。“我和我妈的关系从小就像朋友,没有什么代沟,很平等。我妈妈的教育方式是从小把我当成小大人,她从不赞同小孩要乖,支持我去释放天性。很多时候重要的决定都是我自己做的,包括小学时期赚的第一笔稿费如何支出,或者是从高一开始准备美国本科申请,妈妈给我了很多的独立自主权,对我的个人独立有很大的帮助。”

而立之年,继续前行

“凌晨四点半的哈佛图书馆真的灯火通明吗”“哈佛学生回应北大院长:与其纠结人生方向,不如定好小目标”等一系列回应帖,让大众开始关注李柘远。加之耶鲁、哈佛、高盛等履历关键词,让他快速走红。

曾有人在问答平台上为他设立话题:如何评价李柘远?问题描述是“感觉完美却不真实”。李柘远本人说,“可能大家觉得我是一个永远果断坚定的人,或者是从来不会走弯路的人,其实我也有过选择困难症,而且不止一次。”

从本科毕业后进入投行工作,到突然辞职重返校园,再到后来成为公司合伙人和青年作家,在很多人眼里,李柘远做的选择总是“出乎意料”,看起来毫无退路可言。“有人问我为什么不一直在投行待下去,熬10年之后可能真的就是个年薪几千万的银行家了。但我是爱‘折腾’的人,而且选择了就要把目前能做的事情做好,尽量让自己不要留有遗憾。”

“真正的成年,是艰难的美,是得之不易的荣耀,是商业力量和乏味文化不应剥夺的理想。”这句话放在30岁的李柘远身上,像是量身打造。如今毕业后的李柘远正忙碌于自己的文教事业和影视公司的业务,不过流量曝光还让大众发现了李柘远的颜值优势,“也会有导演说,哎,李柘远你能不能过来饰演一个角色,包括我的读者也会说,什么时候能看到你客串电视剧,演个年轻总裁,但表演方面我是真的不会,去演可能只是满脸尴尬。”他说自己特别抗拒露脸,“能推的就推掉,因为我真不太喜欢在镜头前面去展现,会觉得有些不自在。”

生日宴会结束了,李柘远写的人生总结也告一段落,他走出屋子,再次迎接周围人对他30岁的祝福,心中早已规划好了30岁的新目标。他把自己总结出的碎碎念,发布在了个人公众号上,“很希望大家把‘国民学长’‘全能学霸’这样的标签忘了,我的人生目标不是去做一个‘国民学长’,更多的是希望随着每天的工作与尝试,能够不断地突破自我边界。”这和他在采访中反复提到的一样,不断地突破自我,再与自己和解,是李柘远给人生设定的永恒课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