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为什么辛苦养大的孩子和我渐行渐远?”“为什么向来听话的孩子毫无征兆地跳楼?”……在教育压力愈发严重的当下,越来越多的父母感叹孩子变得陌生,却没有反省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过他们。教育平台“少年大不同”创始人陈瑜对话16名少年,将他们不被听到的声音集结成册,出版书籍《少年发声》,试图在亲子之间架起一座桥梁。陈瑜日前在接受《环球时报》记者专访时称,每个孩子都自带粮草和地图,虽然各国国情不同,但教育的本质不变——家庭教育应当为孩子托底。


《少年发声》

环球时报:孩子在成长过程中,哪些声音不容易被听到?

陈瑜:孩子在各个阶段都会面临一些难题和困境,但当他们如实表述相应情绪时,家长通常不具备倾听的习惯和能力,要么试图用自己的认知来解释孩子的想法,要么试图改变他们。两个声道发生错位,导致孩子从“关上房门”到“关上心门”。

孩子主要有四方面的声音容易被忽视。首先是学业,孩子在激烈的学校竞争中,如果努力却没有成绩上的提高,难免产生挫败感。回家再面对家长的指责和逼迫,非常容易崩溃。

第二是同伴关系。现在的教育过于强调竞争,很多孩子会把同学看成竞争对手。我认识一个初二女生,经过不懈努力成为年级第一,却因此遭到排挤。当她向家长表达这方面的痛苦时,家长却说“你去学校是为了学习,不是为了交朋友”。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,他们也渴望在同伴关系中寻求支持和认同,交友问题也会影响学业表现。

第三是亲子关系。父母对孩子在学业方面过高期待容易转变成非常强的控制欲,当孩子的自我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时,“埋的雷”会爆发。青春期可以说是检验家庭教育成功与否的试金石。

最后是夫妻关系,身处不和睦的家庭当中,孩子是无能为力的,他们的情绪也容易被忽视。

环球时报:有些家长一开始可能没有对孩子的学业表现期待过高,但真正进入教育体系之后,很难不被大环境影响。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?

陈瑜:这考验的是家长的价值观和定力。在当前选拔制教育体系里,孩子永远“被排名”“被选拔”,可即便每个孩子都很优秀,也总会有一二三名,处于中下游约半数的孩子难免产生挫败感。

我始终认为,“每个孩子都自带粮草和地图”。在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,家长要善于发现“他带着什么而来”,激发孩子的天赋。“考高分”“上名校”不一定是孩子唯一的出路。

环球时报:在学业压力下,家长如何找到突破,和孩子建立有效沟通渠道?

陈瑜:对于初二以下的孩子来说,不至于忙到没时间吃饭睡觉。和孩子的沟通不一定非要坐下来聊天,重点在于从踏进家门的那一刻起,能否感受到家庭成员之间“心连心”的情感流动。

我在《少年发声》里介绍了一个例子——孩子在写作业时嘟囔“题目太烧脑”,妈妈就回了一句说“给你做好吃的,补补脑子”。实际上,孩子发牢骚不一定需要父母做些什么,只是一种情绪的外露,如果父母能够接住,给予正向回应,哪怕是简单的对话,也是一次高质量的互动。

环球时报:如何理解您提出的“给孩子留白”?

陈瑜:孩子小时候家长可以引导和安排他们的课余时间,但到了高年级,应该让他们自主安排,他们能做出来的事情令家长不可想象。我采访过一个小姑娘,她特别喜欢生物,自己去网上找法医、尸检报告。在强烈好奇心的驱动下不断探索,她再学习书本上的生物知识就是“降维打击”。

在互联网时代,孩子获取知识的能力强于上一代人,有广度也有深度。家长的能力已经不足以引领他们,孩子有很多发展自我的机会,但能否把握住机会,取决于家长是否敢于放手。家长一味填满孩子的时间,要求他们“刷题”“考高分”,归根结底是出于自身的焦虑和不安全感。

环球时报:《少年发声》中提到的案例是否具有“中国特色”?国外的家长是否也会遇到?

陈瑜:教育这件事情是嵌入整个社会的生态当中,与国情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。北欧国家的教育确实可以兼顾到更多孩子的个性发展,这与高福利息息相关。德国职业教育做得好,也与其历史发展、工业化结构以及教育设置密不可分。在教育资源相对紧张的亚洲地区,无论是日本、韩国,还是马来西亚的华裔群体,读书都非常辛苦。

美国式教育表面上看注重个性发展,但深入观察可以发现,以“常春藤”为目标的美国精英家庭,“鸡娃”程度不亚于中国,而且是全方位的角逐。学科自不用说,体育、美术、公益、社会实践等等,各个方面都在激烈竞争。

但是,教育的本质是不变的——家庭教育应当为孩子托底。具体到每个家庭,家长要做的无非是认识自己的孩子,为他们创造适合的土壤,帮助他们找到自我向前的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