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20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于晓东在出席中国2017中国食品产业发展年会时表示,食品工业在贯彻实施《中国制造2025》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
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于晓东致辞

通过《中国食品产业发展报告(2012-2017)》的数据,他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绩。一、总量效益平稳增长。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在全国工业占比稳居各行业之首,2016年达到10.4%。过去五年,食品工业盈利能力持续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。近年来,农副食品加工业、食品制造业和酒、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的增速均快于全部工业平均增速。二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。食品行业的区域布局结构不断优化,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排在前十位的省份中,东、中部地区各占4个,西部和东北地区各1个。三、两化融合日趋深入。食品工业建设企业资源计划系统(即ERP)的比例接近50%,特别是销售收入过亿的重点骨干企业中,占比超过了80%。四、科技支撑力度提升。食品工业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,产学研用技术创新模式广泛应用,科技创新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。在肉类加工、乳制品等行业,都出现了全球技术领先的企业典型。

在于晓东看来,当前,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、优化经济结构、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,拉动经济的政策手段将更多地从投资转向消费。鼓励消费的政策将会有力促进食品等日用消费品行业创新发展。比如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积极推进实施的 “三品”战略,就是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,从满足消费需求到创造消费需求。食品工业在这方面大有可为。

会上,他还从实现食品产业的转型发展,要不断完善食品创新布局;围绕培育和发展产业链需要,以及建设食品产业体系的需要,开展基础性、前沿性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;要积极构建产品开发与中试孵化、技术转移转化、技术发布与交易平台;切实推动食品工业与上游原料对接,与商业对接,与金融资本对接等方面阐述了着力强化食品产业创新发展的举措。

此外,于晓东还结合工信部开展的相关工作,针对食品行业发展提出几点建议。一是高度重视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。一方面要推动大型企业做优做强。一方面,要引导中小型企业做优做精,努力造就一批“单项冠军”企业。努力形成大型骨干企业支撑力强、中小型企业特色鲜明的协调发展格局。二是高度重视高端化和绿色化发展。引导企业建设绿色工厂,加快应用节水、节能、节粮等高效节能环保技术装备,鼓励企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,支持食品园区循环化改造等。三是高度重视发展新技术和新模式。要积极推动网络信息技术和制造在食品行业的融合发展,在行业内开展智能制造、服务型制造的试点示范工作,不断提升食品行业全要素生产率。要特别重视电子商务等模式在食品行业的发展,用新的理念、新的思维应对市场多样化的需求。四是高度重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。行业协会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,是政府工作重要支撑,在推动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过程中,担负着重要职责,发挥着重要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