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网北京10月21日电 由“叶公好龙”“东施效颦”“自相矛盾”三个成语组成的《成语魔方》系列剧第四部今天在中国儿艺假日经典小剧场首演。简洁精致的舞美,夸张滑稽的表演,令许多从“成语一”追到“成语四”的“真爱粉儿”直呼满足。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的融合,也让第一次观看《成语魔方》的观众称赞不已。而该剧在表现成语本意的基础上,深入挖掘故事立意,也展现了成语更深层次的智慧。

舞美风格独特 三个成语各显魅力

从2014年第一部《成语魔方》开始,该剧在简约的舞美风格上逐步挖掘,在细节之处彰显精致。如今第四部《成语魔方》上演,虽然打造了三个不同的场景,但简约不简单的意蕴贯穿其中,每个故事又独具魅力。

悠扬的古琴声开启了《叶公好龙》的表演,舞台中央一个大大的“寿”字将观众带到了叶公的寿宴之上,两旁栩栩如生的龙纹,也彰显了叶公对龙的喜爱。剧中运用了二维的皮影龙,三维的铁支木偶龙,源自纸扎风筝的大龙偶三种不同的形式来表现龙。当长达十余米的大龙偶出现在舞台上时,现场响起一片惊叹之声。龙眼一开一合,龙嘴一张一闭,仿真的设计宛如真龙降临在舞台一般。

灯光一暗,再亮时,观众已从热闹的寿宴来到了小桥流水的江南。一座石桥,几朵荷花勾勒出婉约的水乡之景。虽然是简约的布景,但在演出中承担着道具的作用。当东施模仿手撑油纸伞的西施时,随手摘下的荷叶增添了表演的趣味,也突显了东施滑稽的样子。这种舞美布景与演员的互动性也与国际流行的舞美设计相呼应,有助于让中国故事走向世界。

“有这么一个贾家村,村长比武选女婿,打那边儿来了两个人儿找媳妇儿.....”随着响木一敲,说书人开始讲起了《自相矛盾》的故事。贾大牛和贾有才二人一刚一柔,与杂货铺老板之间上演了一段啼笑皆非的故事。老板的杂货铺也让观众眼前一亮,原本二维的景片通过小型机关的设置,上边支起来变成了凉棚,下边打开来变成了灶台,中间还有一个带窗帘的镂空窗户,通过演员与景片的互动,让景片变成了立体的杂货铺,观众感受到更加真实的表演,看得也更加兴味盎然。

现场笑声不断 互飙演技引发观众深思

“龙龙龙龙我的爱,分分爱,秒秒爱……”由马寅扮演的叶公、吴子竞扮演的梁县令、李博扮演的老李、沈明举扮演的张县令四人一登场,就率先秀了一段“龙舞”。国家一级演员李博和优秀青年演员们互飙演技,当叶公回忆自己与龙的“缘分”时,梁县令和老李用身体模仿出龙王庙、柱子等形象,并用扇子制造“狂风”,用酒壶制造“暴雨”,夸张的表演让观众捧腹大笑。而扮演小龙的肖宇凭借扎实功底在舞台上连翻数个跟头,将小龙的活泼展现无余。当真龙降临时,叶公却被吓晕过去,前后的反差也自然地表达出了该剧对“什么是真正的喜爱”的探讨。

《东施效颦》里,两位国家一级演员展现了一美一丑,由李园园扮演的西施婀娜多姿,由唐妍扮演的东施傻里傻气,二人在舞台上形成鲜明的对比,观众看得津津有味。但故事没有止步于搞笑,当由翁杨扮演的范画师和所有人都奚落东施的样貌时,东施的一段动情自白让现场安静下来。而当有人落水时,东施二话不说便跳进水中救人,展现的被大家忽略的心灵美。她的行为让以画“美”著称的范画师产生了作画的冲动,也让西施感叹:“这一刻的东施,真的好美!”现场观众也看着在月光映照下的东施的背影,开始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美。

堂鼓、铜锣、音束、吊钹……众多中国传统打击乐器汇聚一堂,由沈明举扮演的说书人吊着嗓子上场,用这些乐器现场伴奏,让《自相矛盾》的整个故事充满传统意蕴。马寅扮演的老板先后忽悠了孔武的贾大牛和多金的贾有才,滑稽的表演收获了阵阵掌声。与此同时,演员在动作、停顿等方面融入了戏曲的元素,台词中不时出现的歇后语也让观众赞叹“接地气儿”。除此之外,宋祖全扮演的贾有才还即兴来了一段rap加popping,这让现场的小朋友看得更加兴奋。扮演贾大牛的翁杨表示,台词中会保留一些传统的词汇,希望让小朋友感受到古典韵味,尽管这些词可能不常用,但希望能有一个普及和传承的作用。

演出当天,中国儿艺还首次迎来了“小小观剧团”的小朋友,他们不仅与演员进行了交流合影,还录制了专属自己的观剧视频。中国儿艺院长尹晓东表示,系列组合式儿童剧“中国故事”之《成语魔方》作为剧院自2014年开始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连续打造的一个品牌,几年来的创作演出,给了我们许多启示与收获。它深入边疆学校,巡演宝岛台湾,远赴新加坡,还让美国学生粉墨登场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。成语虽小,意义不凡,这更加坚定了我们把这个品牌不断打造下去的信心和决心。中国人的哲学思想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都蕴藏在成语故事之中。把成语故事创作好,就是把中国故事讲好,把中国声音传播好。